近來傳出全球半導體爆發缺貨潮,美國、德國、日本汽車大廠各自透過關係,希望台灣政府協助採購台積電晶片。《彭博社》26 日以「全球危險地依賴台灣半導體」為題解析此現象,指出這不僅凸顯台積電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及位階,也意味著各國政府領導人非常需要台灣維持民主、不被中國進犯,否則地緣政治紛擾將成為晶片供應瓶頸。
柏林智庫「新責任基金會」(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)科技與地緣政治專案主任克萊恩漢斯(Jan-Peter Kleinhans)表示,台灣主宰了美國委外晶片製造市場,因此是整個半導體價值產業鏈最重要的潛在關鍵,一旦台灣失效,就會讓整個產業鏈無法運作。
台灣的晶片技術,能抵禦中國進犯?
為應對中國的晶片短缺危機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 10 月公布,計畫在 2025 年以前砸下 1.4 兆美元(約新台幣 39 兆元)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。然而即使這麼做,也不能完全消除中國對台灣的晶片需求。中國長期不斷挖腳製造晶片的高科技人才,曾是台積電主要高層的梁孟松、蔣尚義,如今是中國中芯國際的共同執行長和副董事長。
有鑑於美國阻礙中國發展晶片,有人猜測北京可能會竊取台灣的晶片智慧財產權技術。台灣網絡安全公司杜浦數位安全(TeamT5)觀察到,美中技術冷戰期間,台灣晶片產業受到的網路攻擊也跟著增加,但無法辨認攻擊是否都由中國當局主使,只能確定這些駭客攻擊的受害者全都是台灣半導體公司。
*圖片來源:Unsplash
Related Post
新聞
2022.03.03
【鏡新聞】引爆恐慌快狠準 駭客轉攻基礎建設
HUAPI, cyber espionage
新聞
2021.07.24
【CNN 採訪報導】探究中國認知作戰
China, Information Operation, threat hunting, 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